在竞争激烈、烧钱如流水的新能源汽车赛道,多数新势力车企还在为盈利苦苦挣扎,零跑汽车却突出重围,成为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。这一成绩,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千层浪,引发整个行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:零跑究竟凭什么?
零跑的成功,首先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。在一众新势力纷纷瞄准高端市场,大打品牌溢价牌时,零跑却剑走偏锋,将目光聚焦在10万 - 20万元的大众市场。这一价格区间,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“主力军”,需求庞大且稳定。零跑凭借“高配置+低价格”的极致性价比策略,直击消费者痛点。以零跑C11为例,15万元左右的起售价,却搭载了双叉臂悬架、高通8155芯片等高端配置,在同级别车型中优势尽显,迅速成为爆款,成功抢占家庭用户市场,销量一路长虹。
全域自研与极致的成本控制,是零跑的另一大“法宝”。零跑坚持“全域自研”战略,自主研发生产整车60%以上的核心零部件,从电池、电机到芯片,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。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,还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,有效压缩成本。自研的LEAP 3.0平台采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,减少零部件数量,提升生产效率和电池能量密度,使得车辆性能与成本控制实现双赢。在研发投入上,零跑也做到了精打细算,聚焦核心技术领域,以较低的研发费用实现高销量,研发投入产出比行业领先。
在销售渠道上,零跑的多元化布局与创新策略也为其盈利立下汗马功劳。采用“1+N”经销商模式,零跑在2024年将销售网点从560家增至860家,覆盖城市新增34个,渠道下沉到更多地区,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便捷地了解和购买零跑汽车。同时,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合作,借助其分销网络进入欧洲13个国家,海外销售网点达400家。高毛利的海外市场,进一步拓宽了零跑的利润空间,实现了国内外市场双丰收。
零跑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精准的市场定位、强大的技术实力、高效的成本控制、创新的渠道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当然,零跑也面临着品牌认知度有待提升、高端化进程艰难、智能驾驶技术需加速追赶等挑战。但无论如何,零跑的盈利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与借鉴样本。在未来,期待零跑能够继续保持优势,在新能源汽车的“决赛圈”中跑出更优异的成绩,也期待更多新势力车企能从其成功经验中汲取力量,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。 #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