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汽大众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,1984年10月,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资合营合同,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。而今年,是合作40周年之际,11月26日,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续约,将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。
在过去的40年里,上汽大众推出了众多车型,其中桑塔纳作为首款车型,几乎成为当时轿车的代名词,许多人对汽车的第一印象就是桑塔纳,它在当时几乎代表了上汽大众。然而,在上汽大众成立了两年后,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却仅为2.7%,几乎所有零部件都依赖进口,可想而知,在当时的生产力背景下,上汽公司在大众面前的话语权有多弱。
到了2000年,国民生活水平提升,上汽大众适时推出了帕萨特车型,并迅速成为B级车市场的标杆,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国内销量突破40万辆。随后在2002年,上汽大众POLO在国内上市,直接引领国内两厢小车的风潮,2009年推出的第五代POLO,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,甚至在2018年创造过18041台的月销成绩,这对A0级两厢车来说,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。
2008年,大众朗逸首次亮相市场,它并非源自大众海外车型的国产化,它的设计最早源自2006年北京车展上的哪吒概念车,根据哪吒概念车上衍生出的设计元素来设计朗逸的基本风格,不过其车型还是根据大众德国赠送给上汽大众的图纸制造。自推出以来,朗逸历经三代车型的更新,销量始终居高不下,并多次跻身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前十。
2010年,上汽大众将Tiguan国产化,第一代途观诞生,凭借强大的动力和宽敞的空间,迅速占领了市场,一跃成为紧凑型SUV的代名词。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,上汽大众也在2020年推出了电动化品牌ID系列。
时至今日,曾经国产化2.7%的桑塔纳已经达到了98.9%,中国的汽车行业也早已今非昔比,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,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上汽大众也越来越重视汽车技术的创新。根据合资合作协议,到2030年,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全新车型,其中 15 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,2025年初,产品力全面升级的途昂Pro将会上市,并且会在年中上市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。从2026年起,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,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、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。
毫无疑问,此次续约为上汽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并且根据上汽集团官网公布的战略规划,我们可以预见,上汽大众未来将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,在接下来的合作中,上汽集团是否会获得更大的话语权,以及大众集团是否会为中国市场做出更多让步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